玻璃浮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、相对密度或浓度的仪器,其工作原理是依据物体浮力与重力的平衡来测量液体的密度。具体使用步骤如下:
1、选择合适的浮计:根据需要测量的液体性质(如密度、种类等),选择适合的浮计型号。
2、准备检定液:依据浮计的测量范围和种类,按照规程中的标准选择合适的标准器并配制检定液。
3、确认参数:检查浮计的分度值、标准温度、读数方法以及适用的检定液体,确保所有参数符合要求。
4、清洗浮计:将浮计及其它玻璃仪器(如检定筒等)仔细清洗干净并干燥。确保器壁不挂水珠,如有油污,应用汽油或酒精清洗后再用水清洗。避免用手触摸浮计的标尺部分,以防污染或损坏。
5、浸入浮计:将清洗干净的浮计慢慢浸入检定筒中的检定液中,确保浮计不碰到任何物体,且搅拌时不能带有气泡。气泡可能会附着在浮计上,增加浮力,导致示值误差。
6、调整检定液:确保检定液调整到标准玻璃浮计的检定点的上下两个分度值之内。浮计在检定液中漂浮时,只允许在检定点的上下3个分度值内波动。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示值误差。
7、检查外观:按照通用技术要求检查浮计的外观、玻璃、标尺和标记等。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,则不再进行示值误差的检定。
8、检定示值误差:按照计量性能的要求,对浮计的示值误差进行检定。
9、计算数据:在计算检定数据时,应将平均修正值的尾数正确修约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,作为该检定点的最终修正值。
10、处理结果:根据规程规定,合格的浮计将出具检定证书,不合格的将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。
以上就是玻璃浮计的使用步骤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